深色模式
老子著作,道家思想的核心经典
庄周著作,阐述逍遥自在的人生哲学
王弼注解道德经,影响深远
葛洪著,东晋道学典籍,论修仙与世事
河上公注疏道德经,流传颇广
列御寇著,战国道家经典,含哲理寓言
文子著,讲顺应自然,谈修身与治国
以儒释之思,启《道德经》新解
郭象对《庄子》的注解,强调自然无为、独化自生,发展了庄子的哲学思想
以黄老思想为宗,兼收儒、法、阴阳等家学说,内容涵盖军事学、政治学、宇宙论等多方面
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初年抄本
以御注形式阐发老子思想,融合儒、佛、道三家理念,强调 “无为而理” 治国之道与 “守静去欲” 修身之法,凸显《道德经》经世致用价值。
宋彭耜集注。本书依照时代先后辑录宋代以来陈景元、司马光、苏辙、王安石、王雰等二十家的《道德经》注解,兼有作者己见。作者在注经中主张儒道融合,不注重丹道修炼说。
《淮南鸿烈解》,共21卷,刘安撰,许慎注,本书是研究西汉初期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,书中集中表述的黄老之说,是反映汉初社会思想主流的最完整的记录。有明正统中刻万历中续刻《道藏》本,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明正统刻、万历补刻影印《道藏举要》本等。
《坐忘论》一卷,唐司马承祯撰。此书旨在述修炼坐忘之法。其法由逮立信心、断绝俗缘、简省事务,从无欲、静心等著手,然后端坐,使心念不生,冥合道体。